所在位置:
首页>游记攻略 > 内容页
滕王阁怀古
日期:2022/7/27 11:10:17
阳春三月,在北方仍是寒风料峭,而到南方已经是春色满园了。在这美好的时节,我有幸登上神往已久的滕王阁。
滕王阁虽然与现代的楼房相比不算高,但她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渊源的历史。在最高层的明楼游廊中凭栏远眺,只见迤逦横翠的西山,风起云涌的南浦,上下飞腾的鸥鹭入眼而来,此时此刻,真让我思绪万千,使我想到当年的滕王,想到千古雄文《滕王阁序》的作者王勃,想到这座江南名楼过往名人及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一串串故事……
凭栏俯望,江面上烟波浩渺,水鸟横飞,点点渔帆,过往船只仍旧重复着昨天的故事。赣江对面的楼群似乎是临江而起,在一片朦胧中若隐若现,据说这就是南昌的新城区。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隔江遥相呼应。逆江而望,只见苍茫的赣水自远方奔腾而来,浩浩荡荡,虽然欣赏不到王勃在秋日描写的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的奇景,但是能够看到这一派春意盎然、满目生机的景色,已经心满意足了。
据考证,滕王阁始建于初唐永微四年,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滕王所建,故取名为滕王阁。1300多年以来,滕王阁迭兴迭废达29次。据史料记载,仅从清世祖顺治五年至宣统元年的260年间,滕王阁就被毁与重建达13次之多。它的最后一次被毁,是在1926年北洋军阀时代。现在的这座九层之高、宏伟绝特的滕王阁是1998年重建的。据说重建阁址离唐代阁址相差不远,可以说是遗址上的重建。历史上的滕王阁最高不过30米,楼不过3层,而重建的滕王阁高57.5米,上下共9层,新阁建筑是由阁中心为主体,两层高台,南北亭及回廊组成。高台上主阁七层为游览层,采用“明三暗七”格局,其规模不仅远远超过了历代的滕王阁,而且雄居现在的黄鹤楼、岳阳楼江南三大名楼之首,堪称“瑰伟绝特第一楼”,是一座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艺术殿堂。观赏滕王阁,也等于在欣赏古代文化了。
滕王阁几经兴衰都一直不绝于世,其主要原因我想可能在于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。王勃是初唐负有盛名的杰出诗人,他与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一起,被誉为“四杰”,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。虽然年龄不大,但却有一段辉煌的历史,他才学过人。据说他6岁能文,9岁就能指出《汉书》之瑕疵,作《指瑕》10卷,14岁应举及弟,20岁授朝散郎,为沛王府修撰。当时诸王公贵戚们腐败奢侈,盛行斗鸡享乐。因一篇斗鸡檄文触犯龙颜,被逐出王府,身为朝廷命官的父亲王福峙也受到牵累,被贬到南海的交趾为官。王勃是个孝子,父亲因自己而遭贬迁,心中惭愧,倍感不安。上元二年,他决定去海南看望父亲,从山西出发,坐船逆长江而上,路经南昌,巧遇滕王阁重修落成,洪州都督阎伯屿于重九日设宴高阁,王勃赴宴,席间,阎都督邀请宾客为阁作序。满座江南名儒皆知,阎都督要显耀其婿吴子章的才学,都出于谦让不敢接受侍者送来的笔纸,唯王勃当众挥笔,阎都督心中不悦,起身进了内室,吩咐侍者待王勃写出文句及时通报。当报到“南昌故郡,洪都新府”时,都督道:“此乃老生常谈,尽人皆会”。又报:“襟三江而带五湖,控蛮荆而引瓯越”时,都督沉默不语。再报“物华天宝,龙光射斗牛之墟;人杰地灵,徐孺下陈蕃之榻”时,阎公喜笑颜开,捋须赞道:“他视我为知音”。当报到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时,阎公拍案叫绝,说:“神来之笔,真乃罕世奇才也!”此时,满座失色,一片哗然。阎都督疾步上前,握住王勃的手对饮数盅。于是厚赠王勃,并将序文刻碑立于阁中,这就是千古传诵的《滕王阁序》。滕王阁也由此名扬天下。同时也说明阎公也是一个爱才之人。
《滕王阁序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好文章。我觉得它不仅是描写了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,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情和不甘失败的上进心理,同时还在于它情理交融,精辟地揭示了人生方面的某些哲理,体现坚韧不拔的性格,如“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,穷目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!”
其实,滕王阁非常美,不仅仅是它具有的建筑艺术的美,更重要的它赋有一定美的内涵。尤其是当你从一楼踏至五楼,让你怦然而动的便是王勃所写的“层台耸翠,上出重霄;飞阁流丹,下临无地”的神妙景色。此时你的眼光便会凝滞和惊艳,会潜意识地把自己融入到这良辰美景之中,欣赏美、品味美的享受。
纵观江南三大名楼,范仲淹写《岳阳楼记》却没有到过岳阳,王勃和崔颢虽然都身临其境,但他们都不是南昌和武汉人。难道岳阳、南昌和武汉都没有像王勃、崔颢、范仲淹他们那样才华横溢的迁客骚人吗?也不是,因为美是有距离的,就象我们北方人看惯了大草原一样。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。一千多年过去了,只要一提到滕王阁,大家都会想到滕王,想到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。此乃真是思古之幽情啊!
如今仍然有许多人前来像王勃那样倚在滕王阁上眺望,我也是其中一个,但是哪能像王勃那样写出千古名句呢?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”就像李白登黄鹤楼竟然不敢题诗一样,我今天登滕王阁,有王勃写的序恢宏地立于眼前,我们有什么可说呢?有的只是欣赏美景,怀古人之情了。
作者:米保林
相关文章:
上一篇:《新修滕王阁记》 韩愈与滕王阁
下一篇:雨季-南昌